為什麼要取個別名

Dear子健&子恩:

        你們一定很好奇,為什麼老爸一定要取個三呆這樣一個古怪的別名?

        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得先從我的本名王晃三說起。就某種角度而言,我的名字算是很獨特的,以華人的命名習慣,取晃字命名的原本不多,以晃三為名的幾乎沒有(偶而有人告訴我,聽說某個人好像也叫晃三,可是繼續查問之後,都沒有下文),至於三個字全部相同的,我上網搜尋結果,一直都是”獨此一家,別無分號”,這不是很棒嗎?

        我曾將晃三這兩個字拆解為”王日光三”,然後發展了一個創意十足的英文名銜,King Sun Shine the Third, 相當富有笑果,不過頂多也只能風光幾分鐘。

        這或許是很棒,只是王晃三這名字,並不是我的最愛。你可以說名字就是名字,有什麼不好?我是有理由的。

        第一,你們有沒有意識得到這個名字的日本色彩?小阿公在日據時代任職日本政府機構商工事務所,因此,我們家兄弟姐妹的命名權全都落在他的日籍主管佐藤先生的身上。他依排行先後為我們三位兄弟取名英一、勇二和晃三。也為姐姐和妹妹取了和風十足的百合和靜枝。

        更誇張的是,我在四歲台灣光復之前的全名叫大森晃三。那是因為日據時代末期,大力推行皇民化,要求改姓的結果。我們的姓氏的日語讀音,”王”最接近”大森”

        在我的生命早期,兩岸對於日本人發動二戰帶給華人的傷害,都懷有極大的敵意,擁有敵方色彩的名字不會是一件光榮的事,這是我之不喜歡的第一個理由。

        第二,我不喜歡這個姓名的諧音和連想所帶給我的不舒服感。
        在小學時代,我的別名是暗管獅(紅螃蟹),就是從姓名三個字的台語發音轉化過來的。在初中,我被叫阿三哥,到了高中和大學時代,我常被叫阿三,我還可以忍受,我最不喜歡的是,同學們一聽晃三這兩個字,就接口說,晃來晃去晃三下,帶有立場搖擺前後不一的負面含意,雖然言者無心,可是聽在自己耳中,心中可不是好滋味。

        在高中時代,當我愛上讀書之後,曾經為自己取了一個筆名叫王子桑,一方面反映我對英國小說家莫泊桑的喜愛,另一方面也反映我對陶淵明詩中”採菊東籬下,把酒話桑麻”意境的響往,同時也映射我自己喜愛花草樹木的愛農愛鄉心境,心想有了這個筆名,有朝一日作品發表時就可以揚名傳世,哈哈。

        只可惜,那一天還沒有來到(應該也不會),你們就先後出生了,為了讓你們不再像我一樣為取名不當而終生遺憾,也為了讓你們享受身為王子家族的快活感覺,我和二伯約定讓你們這一代的堂兄弟姐妹們都以王子開名,所以你們就有了現在這樣的名字。

        我一生得意事不多,但是為你們分別取了王子健,王子恩,王子泰這三個陽光響亮的名字,常常自詡是我的得意傳世之作。話說回來,我也因此不得不放棄王子桑這個筆名。理由很簡單,若是不如此,父子父女名列同一個輩份,豈不是自亂倫常?

       至於為什麼會採用三呆,背後另有故事。

        早在1990初期,我曾有一位資訊工程系的書僮陶偉權,我們初次見面時,就很大方的要我直接叫他大呆。

        真的?真的!竟然有人這樣坦然的承認自己呆,可真叫我大開眼界。

        十年之後,2000年我帶著中原的教務團隊來到澎湖,承辦大學聯合招生的任務,有一天在澎湖文化中心閑逛,無意間邂逅了二呆藝廊,見識了趙二呆的文學禪思與藝術風采,尤其感動於他在中年後期看破紅塵,毅然放棄仕途,專心下鄉玩陶弄墨,好不瀟灑,讓我由衷佩服!

         再過四年,2004年,我決定在中原展示”雪地寄情”系列攝影作品,有人建議取個有點感覺的筆名,我想到了陶大呆、趙二呆,也立刻連想到王三呆。從此,三呆就成為我最愛的別名了。

後記:我在取名當初,並沒有想到這個別名會有連累你們一起加盟呆族的副作用,當時思慮欠周,如今又捨不得放棄,所以只好請你們見諒了。

王三呆-寫於2019/10/20